当前位置:首页 >> 范文 >> [全国百强校]教学随笔--人大的立法权.决定权.任免权和监督权

    与《[全国百强校]教学随笔--人大的立法权.决定权.任免权和监督权》相关的范文

  • 04-13 人大建章立制创新监督机制的经验材料
  •  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诸多职权,使人大工作具有了法律性和权威性,要保障人大常委会依法全面履行职权,特别是在没有立法权的县(市)级人大常委会,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,才能实现人大工作的制度化、规范化。去年,中央9号文件明确提出,要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,完善监督制度,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,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,充分发挥代表作用,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,全面履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职能的 ...

  • 03-03 区人大常委会与"一府两院"联系办法
  •   为了进一步加强区人大常委会与区人民政府、区人民法院、区人民检察院(以下简称“一府两院”)之间的联系,密切配合,协调工作,提高效率,更好地发挥国家机关的作用,根据《宪法》、《地方组织法》的有关规定,结合我区实际,特制定如下办法:   一、关于举行人大常委会会议   1、人大常委会会议,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其监督权、决定权、任免权的主要形式,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常委会会议一经通过的决议 ...

  • 03-06 省人大主任在人代会闭幕时的讲话
  • 在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 (20XX年1月31日) 各位代表,同志们:   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,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,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。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,对于动员全省各族人民推进“坚持科学发展、构建和谐XX”各项事业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会议开得很成功,是一次民主团结、求真务实、催人奋进的大会。   会议选举我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,这是全体代表的信任 ...

  • 05-28 人大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资料
  • 人大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宪 法 1、我国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(全国人大常委会)。 2、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(英国)。 3、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(1954)年宪法。 4、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(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)。 5、我国的根本制度是(社会主义)制度。 6、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,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(总理)负责制。 7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、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(二)届。 8 ...

  • 11-03 学习贯彻心得体会总结
  •   20XX年4月27日,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》(以下简称公务员法)。公务员法是我国50多年来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,它以邓小平理论和"三个代表"重要思想为指导,坚持党管干部原则,依据宪法,结合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实践,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。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,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一件大事,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 ...

  • 09-25 两会心得-顺应人民期待不负人民重托
  •   20XX年是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年份。我们步入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,还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,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。在这个重要年份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,意义重大,使命光荣。会议将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报告;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、财政预算;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...

  • 03-23 学习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
  •   20XX年是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年份。我们步入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,还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,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。在这个重要年份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,意义重大,使命光荣。会议将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报告;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、财政预算;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...

  • 10-04 物权法论文:制定物权法的几个特点
  •   今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、10月1日起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》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物权法,它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权制度。物权法的地位十分重要,是仅次于我国宪法的基本法律,是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。   物权法立法,以其历时之久、社会参与度之高、争议之激烈成为中国立法史上的“新标杆”。回顾制定物权法的过程,笔者认为有以下几 ...

  • 10-30 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
  •  一、单项选择题。(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,请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涂黑,答错、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。本部分共30题,每题1分,共30分)   1.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()   A.源泉和动力B.方向和道路   c.形式和状态D.结构和层次   2.《坛经》中记载:“时有风吹幡动,一僧曰风动,一僧曰幡动,议论不已。惠能进曰: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”。这段 ...

  • 05-08 督促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
  •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是我们党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,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入。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,在实践上对于我们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,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。“和谐社会”的提出,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,顺应了民心民意,得到了广泛认同。建设和推动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