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范文 >> 单句分类

    与《单句分类》相关的范文

  • 05-07 句子的定义和分类
  • ·句子的定义和分类 1.定义:由词或短语构成.具有一定的语气语调.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. (语气语调在书面上表示:语气助词\标点符号) 2.句子分类: (1)从用途(语气)上分,有陈述句(说明一件事情,表肯定或否定陈述语气).疑问句(提出一个问题,表疑问语气,有四种结构类型,下文将详述).祈使句(表请求.命令.催促.劝阻等祈使语气).感叹句(表一种强烈感情的语气)四种. (2)从结构上分

  • 06-09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
  • ·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一、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、选择在动词性谓语句中,主语是施动者,即动作的发出者旬子是主动句;主语是受动者,即动作的接受者,这种句子年被动句。一个主谓句,既有施动者,又有受动者,可以按照表达的需要,或者选用主动句,或者选用被动句。下面情况常用被动句: ①为了强调被动者,而主动者不需要、或不愿、或元从说出; ②为了使句式整齐; ③表示特定的感情。 二、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、选择 同一 ...

  • 06-11 第五讲掌握单句成分提炼句子主干
  • 第五讲掌握单句成分提炼句子主干 一、知识点: 1、掌握单句的各种成分及其基本位置 2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:  ①主谓短语或复句形式作主语 ②主谓谓语句 ③主谓短语作宾语 ④双宾语 3、掌握提炼句子主干的方法 4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:  ①并列结构的中心语,要全部放在主干中  ②句子的宾语是双宾语,两个宾语都要放在主干中  ③碰到有否定词语,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   二、试题精讲: 1、下面句子的主语 ...

  • 03-13 第六讲掌握常用关联词.分析二重句
  • 第六讲 掌握常用关联词、分析二重句 一、知识点: 1、掌握区分单句与复句的方法 2、掌握一般复句的类型及其常用关联词 3、掌握分析二重复句的方法   二、试题精讲: 1、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:(   )  A、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,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。  B、这武器不是机关枪,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。  C、这声音虽然低,却很耳熟。  D、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 ...

  • 02-06 第一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五节选用.仿用.变换句式
  • [第一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] ·第五节选用、仿用、变换句式 一、考纲要求 正确选用、仿用、变换句式 二、知识结构 变换和选用句式 常见句式有长句与短句,肯定句与否定句,主动句与被动句,常式句与变式句,整句与散句,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(陈述句、疑问句、祈使句、感叹句),“把”字句等。 1.长句与短句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、词语较多的句子,短句是指结构简单、词语较少的句子。长句改为短句主要有两种办法 ...

  • 09-10 第一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四节扩展语句压缩语段
  • [第一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] ·第四节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一、考纲要求 扩展语句,压缩语段 二、知识结构 1.扩展语句 请看下面的例子: (1)即使下大雨,我们也要干。 (2)即使下大雨,施工有困难,我们也要干。 (3)即使下大雨,我们也要干,而且要提前完成任务。 (4)即使下大雨,施工有困难,我们也要干,而且要提前完成任务。 (5)即使下大雨,刮大风,施工有困难,我们也要干,而且要提 ...

  • 08-06 标点符号使用疑难解答
  • ·标点符号使用疑难解答 (一)分号是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么? 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。例如: 轮船象公共汽车,在大街上走;“刚朵拉”是一种摇橹的小船,威尼斯所特有,它哪儿都去。 例句中,并列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,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,这样,层次关系才会清楚。如果并列分句内部没有用逗号,分句之间就用逗号,可以表示语气的紧凑。例如: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,从窗子到门是七步。 分号除了可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外 ...

  • 02-19 复句的类型
  • ·复句的类型 (一)复句的类型: 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,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。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,也可以是非主谓句。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,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。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、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,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,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,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、承接、递进、选择、转折、因果、假设、条件、 ...

  • 04-14 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
  • 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一、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: 1.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,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,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。 2.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,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,并尝试提出新问题。 3.回顾学习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,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。 4.体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,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,体会数学的魅力。 5.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,形成实事求是和敢 ...